海河,天津的母亲河。
朝阳透过薄雾,将一层金色的霞光,泼洒在天津的大街小巷。崭新的一天开始了,脚步匆匆、车马隆隆,这座城市醒来了。
海河上的汽笛声准时响起,一艘艘游船迎接着南来北往的游客。船在河中走,流动的风景扑面而来。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百余年前的海河,是另一番模样。
曾经遍布两岸的烟囱、工厂,是这座城市工业文明走过的印记。
天津市社会局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调查统计显示,当时的海河两岸,已经聚集了大量纺织、酿酒、地毯、食品、金属加工等企业,年,海河两岸拥有4家大型纺纱厂和10余家酿酒厂,4年后,又增加了30多家地毯厂。仅以当时17家大型企业为例,其中14家设立于海河沿岸。
海河蜿蜒流淌。天津依河而起,因河而兴,海河水孕育了天津工业。
73公里的岸线,是大企业布局的首选。内河运输为企业生产提供了便利。例如纺纱、面粉、火柴等企业所需主要原料都需要大宗运输。此外,对于各大企业来说,有些原料需要进口,这些原料皆由海上运输,到港后经海河运入天津。比如纱厂,纺织细支纱,必须要用进口棉花,因此在海河边设厂,成为纱厂等企业选址首要考虑的因素。
《天津工商业》一书中记载,年53万公担棉花运津,其中41万公担是靠民船装运,据估计,运津的棉花中有十分之九是进入纺纱厂作为原料。年至年,为进一步扩大内河航运,海河航道6次裁弯取直,水深已达4.5米,通行船舶平均吨位已经达到吨,港口年停泊货轮超过艘。
彼时的海河,是一条生产之河、运输之河。作为天津独特的、最具标志性的经济命脉,密集分布的码头、仓库、货站、工厂,助推了近代天津工业的发展和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的形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海河两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河沿岸特别是市区段,聚集了天津主要的工业、仓储、商贸、金融等机构和设施。几十年来,海河经济带的主角是国有工业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着设备陈旧、污染严重、机制老化、负担沉重等问题。
海河到了需要被重新定位的时候。
进入21世纪,天津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海河也终于迎来了她的“觉醒年代”。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海河沿岸启动综合开发改造,工业战略东移、老企业搬迁改造,海河要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擎,老百姓心中靓丽的景观带、文化带。
纺织企业搬走了,化工企业搬走了,机械企业搬走了……海河上游14公里内40多家大中型企业实现了战略东移。
从年海河岸边第一个铁铺工坊的诞生,到新世纪最后一家企业的搬迁,一百多年的发展,海河完成了她华丽的转身。
从此海河两岸没有了机声隆隆,但那些保留下来的老厂房、老设备、老车间,却成为城市里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化为支撑这座城市内在品格的重要基因。
这些曾经辉煌的老工业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永不服输、不甘落后、顽强拼搏、责任担当……这,是新时代天津工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如今,在海河两岸沉寂多年的工业遗产又“活”了过来,一座座博物馆、创意街区拔地而起,智能化、绿色化工厂碧树掩映,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沿河铺展,映照在海河粼粼的波光里,就像这座城市对未来的梦想,鲜亮而灿烂。
三条石:最早传出天津工业之声
海河水系流经八省市,以对天津特有的偏爱,选择在此流入大海。从入海口逆流而上73公里,便是她进入天津的起始位置──三岔河口。
“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这里水陆交通便利,曾是南北漕运的枢纽。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如今的三岔河口,立起了座座高楼。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处于一片高层小区的合围之中。
红桥区尚都家园14-3,是一个不起眼的中式院落,推门而入,昔日的喧嚣与繁华归于宁静。发黄的老照片、沉重的铁器、满是锈迹的机床、旧时的工棚,记录着这座城市手工打铁铺子叮叮当当、火花飞溅的历史。
“天津的工业之声,最早就是从三条石的石板路上传出来的。”三条石历史博物馆负责人任敬介绍,早在20世纪30年代,三条石就成为天津乃至华北地区机械制造及铸铁业的中心。
博物馆里的一幅手绘画稿,再现了三条石家庭手工作坊工作的场景。“这就是‘秦记’铁铺,三条石地区第一家铸铁作坊。”任敬说,天津开埠后,河北省交河、献县一带有手艺的农民,受城市市场的吸引,农闲时带上工具来到三条石,为船家修理船具,来自“铸造之乡”的交河农民秦玉清在三条石创立“秦记”,以此拉开三条石地区民族铸铁业的序幕。
据有关资料显示,年前,三条石地区已经建成了金聚成、三合、三义永、永茂公、双聚公、华顺生、亨利等10余家铸造业工场。
年代,三条石地区先后拥有家工厂和手工作坊,而且分厂、分号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产品不但销售至华北各地,有的还远销到南洋群岛,许多工厂在外地设立分号,在全国布局。当时的《大公报》这样记述:“街长不过里许,街宽亦仅及丈,道路坑坎,尘土飞扬,大小铁工厂、铁铺,一家密接一家……”
三条石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近代工业的发展为三条石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人才和先进管理理念。”任敬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之后,天津机器局的一些技术工人来到三条石地区,很快成为各厂的骨干力量,极大促进了三条石机器铸造的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公私合营后,政府投入资金对工厂进行技术革新改造,三条石的工厂大部分并入外厂、扩大生产,并搬迁到了天津市其他区域。
“年,三条石建设中国第一家工业题材的博物馆,周恩来总理题写了馆名。”任敬说,博物馆包括三条石地区铸铁机器业变迁史主题陈列展览和“福聚兴机器厂旧址”复原陈列,通过这两个展览概括介绍三条石地区铸铁机器制造业形成、发展的历程。
20世纪30年代,三条石就成为天津乃至华北地区机械制造及铸铁业的中心。
比商电灯:一盏灯点亮一座城
在海河之畔的意式风情区,有一处别致的院落。这座哥特式风格建筑,始建于年,这里曾是比商电车电灯公司办公楼旧址,而今是天津电力科技博物馆。
当时总部设在比利时的这家公司,投资兴建了天津第一条有轨电车路线,这里曾亮起的一盏盏灯也引领了这座城市能源发展的伟大变革。
年,天津德商世昌洋行为开办的绒毛加工厂安装了一台小型直流发电机,由原动机带动,一度供给附近的荷兰领事馆照明,从此揭开了天津用电的历史,使天津成为继上海之后中国第二个开始用电的城市。
天津,从此开启了多年的电力能源发展之路。
如今,在博物馆一楼,仍然能看到当年比商天津电车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留下的账本。它同陈设的各种电力“老物件”一道,诉说着过去,映照着未来。
20世纪初,为适应近代城市成长的需要,各项基础设施开始发展,首先是电力。年,比利时通用银行财团获得了在天津经营电车电灯公司的专利权,第二年,在河北金家窑建成了发电厂,初建发电容量为千瓦,是当时天津最大的发电厂。
洋商为了推销电力,与清政府签订的合同中有“报效”慈禧的条款。据年11月6日的天津《大公报》报道,为迎接慈禧太后的万寿皇会,比商公司在老铁桥至贾家大桥架设电杆、线路,添设电灯,以照亮行人,这段电灯线路虽然不长,却让天津人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夜如白昼的情景。
比商公司为推广民用电专门成立了分销处,深入租界繁华地区的商号进行游说,为商铺免费安装电灯,晚间灯火阑珊,不少市民前去看热闹,天津民用电照明由被动逐渐成为竞相装设,城市由此亮起来。
“这台发电机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在电力科技博物馆里,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博物馆综合管理专责张慧颖对记者说,这台发电机是日立伏直流发电机,它反映了当时天津工业的发展水平。在这座建筑面积余平方米的博物馆里,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等高新技术手段,通过40多项科普互动项目、多件电力“老物件”,展示了世界电力发展史和天津百年电力文化。
历经百年,天津的城市电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慧颖介绍,20世纪70年代,天津相继建成了千伏环网,以及老君堂—白庙千伏线路,实现了天津千伏电网与华北电网互联,天津电网建设逐渐进入快车道。
近年来,天津电网加速向智能电网迈进。年,天津首座智能变电站──千伏和畅路站投运,标志着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投运。智慧路灯、光伏路面、智慧公交车站、光伏座椅、无线充电汽车、智慧垃圾桶已经遍布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
从第一盏电灯的点亮,到现在利用互联网支撑城市能源变革,多年的发展,天津电力运用现代话语,讲述着新时代的精彩故事。
纱厂:百年前就是“时代弄潮儿”
12月15日,坐落于棉3创意街区的海河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首展主题《当代及未来》。当具有百年历史的民国工业建筑群,与一幅幅当代绘画、雕塑、影像艺术的最新思潮相碰撞,一种独特的气质和美感在海河岸边蔓延开来。
9月初,当海河美术馆执行馆长李裕君来到棉三,一下子被这片包豪斯风格的建筑、厚重斑驳的砖墙、那种岁月的沧桑感迷住了。
“我们要在这片土地上,做最新潮、最前卫的事儿!”
撩开历史的帷幔,拂去岁月的尘埃。百余年前的此地,同样是领时代之潮流,这里集合了影响天津工业发展的两大纱厂。
20世纪初,天津成为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试验基地,兴办实业的浪潮风起云涌。裕大、宝成纱厂在海河岸边拔地而起。
从建设开始,纱厂就走在了潮流的前端,邀请当时国内著名的建筑大师进行设计,兼具西洋与东洋的艺术风格。车间是砖红色的锯齿形屋顶,所有窗户都是从车间北侧起脊开窗,一天当中没有阳光直射,巧妙的设计,便于工人织布纺纱时操作。
影响天津工业发展的裕大和宝成两大纱厂,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棉纺三厂。
当时纱厂都是12小时工作制,宝成纱厂经理吴敬仪推行8小时工作制,早中夜三班倒,《大公报》称其“实开中国劳动界之创例”。
截至年,包括裕大和宝成在内,天津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六大纺纱厂相继建成,新型机器织布工厂布局形成。海河两岸成为纺织工业的聚集地。—年间,天津纺织厂家已达家,总资本额为万元,占当时天津民族工业资本额的30%强。
作为城市记忆的标签,天津纺织业历经沉浮过往,棉三还有吗?
随着工业战略东移,棉纺三厂由天津纺织集团迁移到了空港经济区。年,由天津住宅集团、天津纺织集团、天津渤海国资、河东区嘉华城投共同组建的天津新岸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保护性开发打造了棉3创意街区。年,昔日的棉纺三厂,现在的棉3创意街区正式被列入国家级工业遗产名录。
现在,街区内聚集了家动漫制作、新媒体、广告、设计公司、科技研发企业,每年余场活动,吸引游客近50万人次,纳税额3亿元,昔日繁忙的生产与今天的创意无限相遇,让这片街区又充满了新的活力。
大沽船坞:培养北方第一代修造船工人
与大沽口炮台相隔1.5公里,海河南岸,是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
洋务运动期间,这里是清代北洋水师舰船维修基地,是继福建马尾船政、上海江南船坞后我国第三所近代造船厂,是中国北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这里培养了北方第一代修造船工人。
年,李鸿章奉命在天津组建北洋水师,为使日益庞大的北洋海军舰船能够就近修理,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同意,在大沽海神庙周围建起一座船坞,命名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也称海神庙船坞。在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期间,它在承修损坏的部分船舰的同时,赶制军火,与北洋水师爱国将士一起,为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年,船坞有了打铁厂、锅炉厂、铸铁厂、模件厂,而且建立了甲、乙、丙、丁、戊、己六个坞。大沽船坞不仅修船,而且可以自己造船。从年起,大沽船坞还承修海防工程。年,大沽船坞除修船外还开始制造枪炮、水雷等,实际上又成了一座军火工厂。
轮机车间是旧址所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原厂房建筑。上世纪70年代,轮机车间停用,遗存至今。砖木结构,溜肩形高封山墙,屋顶呈双脊形,铺灰色泥质瓦。建筑开间19.77米,进深14间,长55.26米。由于年唐山大地震,部分墙体倒塌,更换为红砖,现在建筑内墙还保留有原来的青砖。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是中国北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
新河材料场:中国铁路第一个专用材料场
在塘沽火车站南侧沿海河河岸一带,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却藏着中国铁路行业的第一个专用材料场,作为洋务运动留在塘沽的印记之一,它见证了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成长与发展。
年8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清政府成立了中国第一家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这是中国铁路独立经营的开始。次年,开平铁路公司改称“中国铁路公司”,由开平矿务局收购唐胥铁路,并将铁路延伸至北塘河口的阎庄。年,又继续修筑至芦台和天津的铁路。
当时修筑铁路的材料大都依靠船舶运输,自国外购置,铁路公司在塘沽南站附近海河边设立了中国铁路第一材料处,以方便卸运和堆放铁路材料。材料处由英国人管理,专门办理筑路材料的采购、检验、储运和供应等事宜,建有码头和货场。
年,铁路公司在今塘沽火车站南侧海河沿岸购地修建了新河铁路材料场,作为建筑铁路材料的存放地,将铁路材料转移至此处。新河铁路材料场原有11条铁路专用线,全长米,并配有码头、库房、办公房等配套设施。
这些建筑在年几乎被拆除,现在仅存原码头遗留的木桩百余根,沿海河呈东西方向排列,岸边新建有一座“老码头”铁锚纪念雕塑。
记者张立平制图王宇图片为资料图片
来源:天津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