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舍
-
年纪越大越觉得,人人都有多副面孔。
曾看过一段很有深意的视频。
男人一边玩手机一边走路,不小心撞到了自己的领导,他立刻道歉,态度谦卑到旁人以为他做错了多大的事。
又一个转角,他又撞到一个人,抬头一看只是保洁员时,他怒骂道:“你没长眼睛吗?”
同样的境遇,一个人却有两种反应,而能够被相信的,往往是后者。
米兰·昆德拉曾说:“真正的人类美德,只有在它的接受者毫无权力的时候,才能够展现出来。”
对待强者的态度,大多和一个人的情商有关,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总是下意识地符合、讨好强者。
而对待弱者的态度,往往与一个人的真实品行有关。
可以说,想要勘破一个人的真实人品,看其对待弱者的态度就够了,不管和谁相处,当一个人习惯性不尊重弱者,就不值得继续来往。
对待弱者的态度里,藏着一个人的底线
天津市红桥区彰武楼小区曾发生过一件事。
一位拾荒老人在清理杂物时,几个保安前来驱赶,老人说自己马上走,保安二话不说赶走老人。
而赶的方式,竟然是将老人直接推倒,手脚并用踢走老人,并强制拖行。
哪怕老人不断求饶,不断哀嚎,几个保安仍旧没有收手的意思,脸上甚至还露出玩味的笑容,似乎沉浸在自己无上的“权力”当中。
几个保安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老人妨碍了他们工作,而是因为他们自认比老人高人一等。
从内心深处,几个保安便觉得自己有权利处理这名老人,哪怕自己的行为不合适。
和这样的人来往时,如同在身边埋藏一颗隐形炸弹,谁也不知道这颗炸弹威力如何,什么时候爆炸。
因为他们的底线已经决定了,他们会为某一些事不择手段。
倘若没有冲突还好,一旦有了冲突,这种底线太低的人,随时会撕下自己通情达理的面目,开始胡搅蛮缠。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少见。
有的人问朋友借钱时,态度极其诚恳,承诺很快归还,这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旦别人因为有事不能借给他们钱,他们会立刻翻脸不认人,什么难听的话都会说,只是因为目的没有达到。
人际交往,别人无法成为自己的助力没什么,但不该让他人成为自己的阻力。
不尊重弱者的人,往往太功利
前段时间,刷到一个话题:你见过最可怕的人是什么样的?
答主
石生讲了一段自己经历过的故事。石生有一位同事阿南,待人十分热情,她与阿南交好,两个人私下没少一起吃饭逛街,来往的时间越长,石生越是觉得阿南是一个很奇怪的人。
对同事,阿南真的很热情,可是一旦出门,遇到一些与她不相干的人,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吃饭时倘若饭菜不合心意,她会处处刁难服务人员,要求和经理谈。
出门旅游,仅仅因为宾馆不提供充电器,她都会和前台理论。
就连坐车的时候,只要司机迟到一分钟,她上车就会和司机吵起来,似乎司机真的耽误了她多少事。
石生本来不理解阿南的行为,直到和她合作了一次。
当时项目出了一点问题,阿南直接将错推到了石生身上,因为这件事石生才明白,阿南把所有对她有用的人,都当成工具人,这才能热情。
而那些弱者以及对她没用的人,都被她当成可占便宜的对象,这才处处刁难。
这样的人功利心很重,将人分成三六九等,把自己的利益摆在首位,随时有可能对弱者以及于自己没用的人翻脸。
这不是说做人不能有功利心。
人有功利心是本性,但是倘若无法管控自己的功利,只用“有用”和“没用”评判一个人,那么他和别人的关系大多很难长久。
因为人生无常,谁也不能保障自己一直对别人有用,把太功利的人放在自己身边,等同于开始了一段“现实”的关系。
杨绛先生曾说:“唯有身处卑微,才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一个人真实的人品,是通过弱者看出来的。
有些人求婚之前,对自己的未婚妻言听计从,结婚之后,把妻子当成佣人,完全忘记往日的甜蜜。
有些人与人来往之时,看似交付真心,可一旦与他无用,他便能落井下石。
木心在《即兴判断》中写道:“有教养的人,对车夫、侍应生、任何传递物品的人,都不会敷衍搪塞。”
人品越好的人,越能表里如一;人品越差的人,越是多副面孔。
愿我们都能在往后余生中,看清一个人的真实品行,做人没必要朋友太多,但一定要学会看人、识人。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