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

围绕做好城市治理,年底,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正式挂牌,统一负责天津市信息化建设、运行维护和数据资源管理。近两年来,通过搭建和运维多个智能服务、管理平台,打通不同数据间的壁垒,大数据在这里被有效整合,更为精准高效地满足群众需求,在市民生活、事务办理、企业服务、监督监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系列尝试让天津的城市“智”理发生了巨大变化。

“还有一站地就到文化中心啦,我们老年人可以免费坐公交车,真的很不错。”路公交车上,几位老人热闹地聊着天。为了让公交敬老卡这种“专属福利”真正惠及老年人,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将天津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申请到的市卫健委和市民政局的数据信息,共享至城市一卡通公司,利用大数据给敬老卡做了“身份核验”。截至今年9月底,天津市已发放万张公交敬老卡,其中通过大数据累计注销80万张失效老年卡,有效避免了盗刷老年卡行为,公共资源得到更合理配置。

在天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数据活了,服务准了,百姓乐了。正如天津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大数据管理中心主任王芸所说:“大数据是一个新兴领域,我们要破冰,要把一壶水变成一池水,再通过一池水变成一片海。”通过管理创新,大数据已成为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天津是怎么发展、运用大数据的?大数据又给天津带来了什么?记者带着这些疑问展开探访。

让市民感受服务温度

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抓手,搭建和运维了多个智能服务、管理平台。为数字天津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支撑性的保障,给市民带来了更加便利的服务。

患有冠心病的85岁独居老人谢东海,家住天津市红桥区西沽街河怡花园社区。他是天津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建设的天津市“银发”智能服务平台第一批试点用户之一。

智能服务平台在谢东海家中安装了SOS一键报警器、红外探测器,并配备了智能血压仪和智能手环等感知设备。每天他在智能血压仪上测量的血压数据会实时传回智能服务平台。

今年6月初,智能服务平台监测到谢东海的血压数据异常,智能机器人客服致电提醒就医。医生检查后对老人说:“幸好就医及时,目前是轻度脑梗,再晚点就有生命危险了。”谢大爷感慨:“这通电话竟然救了我的命!”

河怡花园社区副主任张婷说:“我们社区独居老人很多,给老人家里安装上红外探测器后,可实现无感看护。”该智能服务平台自年底在天津试点推广以来,目前已关爱老人近1.8万户。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马瑞英退休后一直在河北省居住。以往她要通过“天津人力社保”APP人脸识别,认证待遇领取资格,今年通过数据共享,天津市社保中心主动为马瑞英确认了待遇领取资格。“天津市社保中心获取了最低生活保障证信息、国企退休残疾人信息等15项共享数据。年又主动对接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与全国‘健康码’数据实现了批量比对核验,通过这16项多维度大数据分析,有效确认了居住在天津市和其他省份的本市退休职工待遇资格。”天津市社保中心养老保险待遇支付处处长刘艳欣说。

截至今年8月,天津市万应认证人群中已有万人通过共享数据比对确认待遇领取资格,实现了待遇的精准发放。

为了让群众办事“零跑腿”,天津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全面推动政务服务移动端“津心办”建设。自年12月上线以来,“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不断优化升级。目前已实现“津心办”APP、支付宝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