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通讯《老渔村新生记》,报道天津郭家菜园,户人家,13天搬进新居,迈进新时代的天津,下大力气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4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今日谈栏目又刊登了《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短评。这篇今日谈的作者李济国,是一位在人民日报工作了30年、做了25年的夜班编辑的老报人。30年来,经他手编发制作的好稿、好标题、好版式已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多次获奖。年第二届全国现场短新闻评选揭晓,人民日报五篇获奖稿件中有四篇是他经手编发的。

看着李老手写的原稿,我们感受到的是一颗火热的心。

来信原稿照片

李老在来信中这样写道:

“不要怕老百姓占便宜”

——赞天津这两年解决群众难题的经验

李济国

4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老渔村新生记》为题,报道了天津郭家菜园,户人家,13天搬进新居的新事,其效率之高,速度之快,难以置信,不由得令人赞叹。

众所周知,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问题,尤其是旧城改造、棚改拆迁、建设征地中的搬迁、安置、补偿等老大难,处理不当,难免引发一系列矛盾冲突,耗时耗力,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天津这两年解决难题的经验,亦即指导思想是,不要怕老百姓占便宜。历史旧账,错综复杂,各说各有理,以人民为中心才是最大的道理。夯实这个理,事情就好办多了。

其实,“不要怕老百姓占便宜”,同我们党政理念是一致的,以民为本,重视民生,为人民谋利益,为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目标而奋斗是相通的。同时,领导干部还要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请听天津红桥区委扩大会议上的声音:“在这里(指老渔村)只是活着,离生活还有一段距离,离总书记讲的美好生活还有很大距离!”正是有了这种感情和目标,还怕什么“老百姓占便宜”!

难怪《老渔村新生记》中老大难的一个个疙瘩迎刃而解,一户户人家喜笑颜开,“窝了一辈子,没想到还能活着搬出渔村!”我为天津点赞,为老渔村新生点赞,为记者写的好报道点赞,为编辑安排头版头条点赞。

李老点赞的,是“解决群众困难,不要怕老百姓占便宜。”的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大道理,也是人民日报编辑记者代代传递的人民情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天津在解决群众困难、补民生短板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以下仅列举几个方面:

1.棚户区改造冲刺“三年清零”圆百姓安居梦

棚户区改造胡昱喆/摄

天津从年起实施了市区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行动计划,即到年底,全面完成市区万平方米棚改任务。棚户区改造连续三年被纳入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在推动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行动计划中,天津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片区实际和群众诉求,吸收借鉴各地经验做法,广泛调研、深入论证,研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征收补偿安置方案。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天津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完成57.1万平方米,比年初确定的任务多完成12万平方米。两年来,天津棚户区“三年清零”计划改造任务已累计完成.1万平方米,占总任务量的74%。仅红桥区就已有2万多户群众在棚改中受益。年天津市将完成39万平方米的棚改任务,全面实现“三年清零”。

2.直面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居民房产证难题

年底,天津全面开展历史遗留房地产项目产权证办理。历史遗留产权证问题在各区都存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直面问题,启动多部门的协同作战,让居民少跑腿、切实有效解决问题。截至年底,除涉法涉诉、抵押查封或因国家政策等暂未解决外,天津已解决户居民的历史遗留产权证问题。对于仍未解决的历史遗留产权证问题,将继续推动所在区补办完成相关规划建设手续,尽快满足登记办证条件并彻底解决。

3.供暖延长,守护城市温

供暖延长张静淇/摄

把群众冷暖放在心间,天津已经连续三年提前和延长供热期,不向市民加收供热费。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作出一系列改革部署。推迟半个月停暖,加上去年冬天提前半个月供暖,天津市供暖时间从规定的天左右,延长到天。

4.公园改造提升增添城市魅力

水西公园天津市城市管理委提供

年:新建提升北宁、天津湾等8座城市公园,全市最大的城市公园水西公园建成开放。

年:启动城市绿道示范段建设,新建提升子牙滨河、程林等8座公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8.5%。

来源:北方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