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闽中十子”之首林鸿与才女张红桥由真情相爱到终成眷属,在诗坛传为佳话。他们郎才女貌,诗词唱和,情意缠绵。
林鸿的诗歌末句必定以“红桥”作结,张红桥的诗歌末句也必定以“鸿”字收尾。
两人定情之日,林鸿作诗曰:“谁道蓬莱天样远,画栏咫尺是红桥”,另如“归梦不知江路远,夜深和月到红桥”、“几度踏青归去晚,却从灯火认红桥”……都被当时的文士传为美谈,称之为“红桥诗”。
然而,婚后一年,林鸿从福建到当时的南京去当官,两个人被迫分离,恩爱相知,不到一年,就要分开,自然是难分难舍。
惜别之际,林鸿写了一首《念奴娇》,慰她离情:
钟情太甚,任笑吾、到老也无休歇。月露烟云都是恨,况与玉人离别?软语叮咛,柔情婉转,熔尽肝肠铁。歧亭把酒,水流花谢时节。
应念翠袖笼香,玉壶温酒,夜夜银屏月。蓄喜含嗔多少态,海岳誓盟都设。此去何之?碧云春树,晚翠千千叠。图作羁思,归来细与伊说。
林鸿这词的意思是说:
自己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且是这辈子改不了了。所以,分别前夜,月露烟云,似乎都浸染了离恨,她柔声的叮咛,盈盈的泪珠,婉转的柔情,把他的铁石心肠也给彻底熔化了,更加之长亭送别,恰是暮春时节。
于是,想起这一年多的美满生活,明月当空,两人一起欣赏月色,谈古论今,浅酌低唱,情话绵绵。她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怒,都是那么楚楚动人,妩媚至极。这一去,要往何方呢?
在那碧云春树的深处,他会把别后的离情羁思都写下来,日后重逢,再细细对她诉说。
张红桥也伤心地回了林鸿一阕《念奴娇》: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关歌未竟,城上栖乌催别。一缕情丝,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谩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剪烛帘幕,相思谁与说!
这一分别,在林鸿,不过是小别,但于红桥,却是失去了依靠,因为林鸿曾经娶过豪门朱氏为妻,感情甚笃,奈何朱氏三年而亡,他悲伤过度,加之与上司不和,就辞官回乡,才得遇红桥,算起来,红桥不过是小妾。
所以,分别时,恨今宵时间过得太快,心声尚未吐尽,城上的乌鸦不停叫着,仿佛在催着行人上路,而此时的自己是情意不绝如丝缕,两行清泪能够浸透千重铁,在你的面前,我已经肝肠寸断,还问什么日后的相聚。
也忆起婚后,携手同游,花前月下,今日,尽管我一片痴情,到底阻挡不住你远行的脚步,这份情算不算白抛了?你去的桃叶天津和莫愁湖,烟树迷蒙,就像我此刻迷茫的心情,此后,夜夜剪灯,相思和谁说呢?
可见,分别的时候,红桥一片至情,发自肺腑,他一去,自己为小妾,无所依傍,自己不甘受辱,自有万般飘零之感。再加之,丈夫是去了温柔富贵乡,保得住还记得今日的万般情意吗?
林鸿到了南京,倒也没有忘记红桥,时常给她写些情诗寄回。
但是,自林鸿走后,红桥常常独自坐在小楼上,相思伫望,忧伤不已,接到林鸿的诗笺更是伤心,也许是思念太深太切,不过几个月,红桥就香消玉殒了。
林鸿从金陵归来,并不知晓红桥已殁,一路上还兴匆匆写诗抒怀:“只恐凤楼人待久,玉鞭催马上红桥。”
可是到家一看,人去楼空,无限悲怆。于是他和泪蘸墨,写下了《挽红桥》诗:
柔肠百结泪悬河,瘗玉埋香可奈何!
明月也知留佩决,晓峰常想画青蛾。
仙魂已逐梨云梦,人世空传薤露歌。
自是忘情惟上知,此生长抱怨情多。
作者陡然听闻佳人已逝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
一想到红桥香消玉殒、长眠地下,不禁肝肠寸断、泪如悬河!
据冯梦龙《情史》记载,张红桥临终填《蝶恋花》一阕悬于玉决之下,遗赠林鸿。
这时诗人仰望天空,一钩明月高挂天空;回看室内,一弯玉决系着词笺。这弯弯的玉决不正像天上的弯弯月亮吗?由此彰显张红桥的高洁品格和夫妻之间的纯洁爱心。
这里又暗用了晋人郭璞《江赋》中“感交甫之丧珮”的典故;如今张红桥留词赠决、溘然亡逝,正像那汉皋仙女倏然而去,给人造成了永远无法相聚的遗憾。
诗人清晨起来,远望青山如同一抹修眉;于是他想到张红桥在世时每日清晨揽镜画眉的动人情态。
这里又化用了汉代张敞为爱妻画眉的典故,追忆往昔与红桥共同度过的温馨缠绵的岁月。可是爱人已逝,旧情不再,睹物思人,无限伤怀。
颈联“仙魂”句出自张红桥绝笔词《蝶恋花》“漠漠梨云和梦度”。
诗人手捧词笺,想象爱妻的魂灵已随天上的白云飘然远逝,寄托自己的美好祝愿。
然而下一句又感叹斯人已逝,我写的挽歌纵然流播人世,却也不能令爱妻起死回生,字里行间饱含不尽的怅恨。最后以婉曲之笔表现自己欲罢不能的哀思。
《晋书·王衍传》有“圣人忘情”之说,意即具有崇高道德的圣人不为感情所动。诗人在这里表明自己绝非忘情之圣人,他对张红桥的思念将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往期精彩:
“山月不知心底事”的下一句,才更经典,道尽年华易老,无限惆怅转身,回首,眼泪已成诗,句句倾城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