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区校联动机制

倡导全民终身学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在全面建设学习型城市进程中,顶层设计政策引领,不断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持续深入发展,以“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以“职业教育活动周”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为引擎,凝聚终身学习的全社会价值共识,促进学习资源开放共享,营造终身学习文化氛围,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服务终身学习上用力、在职业院校开放资源服务市民学习需求上用力,促进全市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终身学习载体的建立与完善。同时,我市在全面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均衡化发展过程中,创新建立高等院校与社区联动机制,以多层级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开展劳动力培训、社区老年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起“全民终身学习”意识,形成具有天津特点的全民学习氛围,构建起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终身教育体系。

区校联合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动高等院校向社会开放学习资源,积极发挥院校服务支持终身教育体系功能,建立起高等院校与社区联动机制,构建起多层级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使乡村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开放、灵活且实用。“区校终身学习联合体”是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的一项实践工作,它将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社会,服务市民终身学习,打造全市全民终身学习的品牌项目。年,《市教委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天津市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建立学校资源共享机制,组建教育联合体”。“十三五”期间,我市积极开展“区校终身学习联合体”创建,并实现了各区全覆盖。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西区不断创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率先在天津市实施“区校终身学习联合体”建设项目,使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资源融合互通,构架起开放共享的终身教育“共学养老—榕树课堂”。“共学养老—榕树课堂”授课教师均由大学教授、大学生和非遗传承人等志愿者组成,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送课入户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等灵活多样、适合老年人学习的方式,确保每周按时按点送课。老人们在“榕树课堂”中学会了画画、剪纸、网购、扫码,在“共学”中“养老”,在“养老”中“乐生”,健康、积极、优雅、有尊严地享受生命历程。年,河西区《“校区联合体”榕树计划》获评全国“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近三年来,天津职业大学“区校终身学习联合体”始终致力于推进社区教育。学校以北辰区为先导,不断深化机制、丰富内涵,推进区校联合体建设更加有序化、常态化、可持续。同时,学校也先后与津南、武清、东丽、红桥、河北等多个区联合开展契合当地需求的教育活动,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形成政府、职业院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及其他团体多方联动,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双周”驱动,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重点发挥专业、师资、课程、场地等优势,采用“送教育进社区,迎百姓入校园”的方式,满足“一老一少”等各类群体的学习需要,创设便捷、灵活、开放的终身学习环境。

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期间,天津职业大学本着“按需对接”的原则,深入中小学校、深入社区、深入基层,与河北区联合开展了垃圾分类和近视防控专题讲座,与红桥区联合开展了“我的眼睛我做主”主题活动,与武清区联合开展了社区实验项目专题培训,与东丽区联合开展了爱眼护眼知识讲座。活动响应疫情防控要求,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授课,惠及河北区教育系统、红桥区27所中小学校、武清区27个乡镇街、东丽区东羽教育集团乃至北辰区、津南区的百姓近十万人。

职继协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近十年来,我市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不断发展,社区教育也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的天津市社区教育展示厅展出了十年间我市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成果,总结了高职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天津经验”。

作为一所社区型高职学院,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以“职业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职业化”为办学特色,不断服务生产、生活,致力于建设“落地生根”的职业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瞄准学习型城市建设,开展“职教惠民”的社区教育,服务终身学习。“我们学院的办学格局是‘一主两翼’,‘主’是指职业教育,‘两翼’分别是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其中,继续教育提供电大专本科、成人专本科等服务;社区教育包括老年教育、社区早教服务等方面。”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为了更好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着力构建起适应城区社会事业发展的专业群,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社区管理与服务、社区管理与服务(老年教育指导与服务)、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形成了服务城市人居发展的“由小到老”专业链。同时,学院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注重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相互协调,实现了中职、高职、成人本科教育相互衔接,全日制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融通、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相互补充,进而成为区域终身学习与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服务中心。

为让办学效益与效率最大化,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创新设计并构建了职继协同的区域型职教集团及多元治理机制与发展模式。借助天津市教委和各区政府的力量,将不同区域内的行政资源、教育资源以及社会资源进行整合,让集团内部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及各类培训按类管理、有序流动。同时,学院以河北区社区教育办公室的身份和职责在该区的10个街道、个社区组织实施区社区教育(含老年教育)工作,并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高职专业,与河北区各街道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开启了“政校一体开展社区教育、职继协同”服务区域终身学习的实践探索新模式。

自年以来,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先后培育了7个全国百姓学习之星、7个全国学习品牌项目,学院也当选为全国首批和第二批“城市社区学习中心(CLC)能力建设项目”单位。目前,天津城市职业学院正在通过“双高”建设、数字化赋能、功能性融入社区治理等载体、方法,持续努力打造“职继协同,服务终身学习”标杆、“职继协同,服务老年教育”品牌、“职继协同,服务家庭教育”品牌,不断发挥职业院校优势,高质量服务终身学习。

四级体系办好家门口老年教育

今年9月开学季,宝坻区老年大学不负众望,又一次以“班级满员、课程饱和”开启新学年。如今在宝坻区,老年教育是夕阳工程,更是朝阳事业。宝坻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宝坻区教育局以“办好让老年人满意的教育”为理念,以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幸福指数为目的,以完善老年教育的体制和机制为重点,不仅在城区成立宝坻区老年大学,还在全区各街镇以及街镇下辖的(村)居委会建立起老年学校和社区学习中心,最大限度满足区域内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以老有所学充实全民终身学习的“最后一公里”。以城区老年大学为中心、以街镇老年学校为骨干、以居村委学习点为基础的老年教育体系,基本覆盖全区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就近、便捷、快乐”的老年学习氛围在宝坻区蔚然成风。

“我们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不同个性、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实际学习需求。本学期开设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四个专业,都是前期调研中老年人最感兴趣的四个学习方向。”宝坻区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老年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非常高,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老年大学也通过环境、心理、音乐、美育等方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帮助老人们做好心理疏导,在实现文化养老的过程中,把老年大学打造成为老年人的幸福家园。

年,宝坻区教育局在对大口屯镇西南仁垺村帮扶时,筹资90多万元新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学习中心,增加村民活动室,配备乒乓球台等文体设施,在老有所养的同时,也让村民们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两年来,宝坻区教育部门与多方携手,相继在全区各街道配备开设老年学校,以社区、村为单位的老年学习中心也都承载起老年教育的职责。为了更好地服务全区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结合居家老人的实际情况,宝坻区教育局将在“智慧学习”上发力,遴选、开发一批通用型老年学习资源,整合一批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特色老年教育资源,推动全区优质老年学习资源实现共享,组织构建老年教育数字化精品课程,推进线上、线下学习相互融合,在区三级老年教育体系覆盖下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时代老年教育服务模式,不断满足老年精神文化需求,持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年来,东丽区在推动全民终身教育方面持续发力,积极开展各种终身教育学习活动,着力推动终身教育发展,将终身教育事业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大力推进“社区学校—社区教育学习中心”社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截至年底,共挂牌成立社区学校11个、社区教育学习中心个,终身教育网络覆盖全区所有街道。同时,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区教育局等七部门联合制定《东丽区进一步推进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方案》,健全老年教育三级办学体系,协同多方优质资源形成老年教育合力,提升老年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老年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加强现有区老年大学的建设,先后投入近万元逐步改善老年大学办学条件,扩大老年大学办学规模,对老年大学校舍等硬件进行维修维护,对电钢琴教室、摄影教室等8个教室进行提升,改善办学条件。现开办书法、绘画、摄影、器乐等13个专业,每年外聘17名专业教师授课,全面提升为东丽老年群体服务能力。

新格局助推学习型城市建设

年7月,市教委等六部门制定印发了《市教委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天津市老年教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老年教育作为天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天津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办好家门口的老年教育,不断提升老年人终身学习的获得感、幸福感。

接下来,市教委等六部门将加强协同,形成老年教育合力,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为目的,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完善老年教育发展管理体制,积极推进老年教育发展的十项工作任务开展与实施。十项工作任务具体为:健全老年教育四级办学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区两级老年大学的龙头作用;办好家门口老年教育;落实区人民政府发展老年教育的责任;协同相关部门优质资源形成老年教育合力;积极推进“养教结合”新模式;加强老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社区教育服务老年教育;进一步打造“区校终身学习联合体”品牌;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的教育与培训。

我市将重点打造老年教育主阵地,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的作用,在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市民(社区)学校等建设乡镇(街道)老年学校,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市民(社区)学校等建设老年教育学习中心,将办好家门口老年教育落地落细落实。针对不同老年群体的需求,统筹协调教育、组织、民政、文化、老龄部门等各类优质资源,形成合力,办好老年课堂,编制本乡镇(街道)老年教育手册(含课程内容、时间、地点、教师、联系电话等),通过张贴海报、网络等方式积极宣传,引导社区老年人积极参与学习。同时,加强老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老年教育信息化管理,实现老年教育地图一点通。

在提高基层老年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方面,今后我市将进一步发挥市、区两级老年大学的龙头作用,加强市级老年大学建设,发挥天津市老年人大学“一体两翼”办学优势,进一步建设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在办学规模、办学规范、办学水平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区属高水平老年大学的办学规模和服务能力,发挥对本区老年教育的引领示范、指导服务作用,在师资、课程资源等方面全力支持乡镇(街道)老年学校、村(社区、居委会)老年教育学习中心的教学工作。

同时,我市也将进一步深化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农村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互联互通,服务当地农民知识和技能培训需要,满足校内教学和服务“三农”人才培养培训的需要,搭建职业教育支持服务终身教育、职继协同发展的互助平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按照天津市继续教育“十四五”规划,到年,我市将实现继续教育现代化,扩大继续教育供给,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完善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提升继续教育信息化水平,增强继续教育治理能力,着力补齐继续教育短板,助推全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再上新水平,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展现继续教育新作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