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大院,就听到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邢洪革将我们迎进了他的作品展示办公室,数十件作品让人啧啧称奇。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富丽堂皇、做工精细,再多的华丽辞藻怕也不够描述这门传统的宫廷艺术——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工艺早在春秋时就已有雏形,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名品不断涌现,很多成为宫廷贡品。现如今,这项古老的工艺,凭借着自身细腻、精湛、华丽的特色走上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巅峰。
传统的花丝镶嵌工艺用金、银等为原料,采用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技法,将金属丝制成千姿百态的造型。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邢洪革把我们带到了生产现场,为我们一一介绍。“这是堆工艺,把这根银条一点点的盘起来,就形成了吊坠的底盘,后期再镶嵌上装饰品。我们这都是纯手工制作!”
“最近我们接到了新订单,有客户订了个吊坠、个戒指。”邢洪革开心地说。有订单意味着有收入,大家的干劲很足。
非遗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武清区深入挖掘非遗资源,保护各类非遗项目,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清人,邢洪革与花丝镶嵌工艺的渊源要追溯到30年前,“之前村里就有人干这个,我当时就很感兴趣。初中毕业后,我就到北京通州跟着一个老师傅系统地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一干就是这么多年。”
邢洪革这里的员工年龄小的在三十岁上下,大的也就五十岁左右。别看他们年轻,但从事花丝镶嵌的时间最少也有几个年头了,可以称得上“老”师傅。“我这订单越来越多,忙不过来了,就招了一些村里的家庭妇女过来工作,让她们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邢洪革介绍道。
“以前在家只能照顾孩子,也没有稳定的工作。”村民张新新说,“现在既能照顾孩子,每个月还能有三、四千元收入。”精美的首饰、别致的手包、华丽的摆件……“花丝镶嵌工艺只有真正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才能更长久地传承下去,更长久地焕发出华丽的光彩。”邢洪革始终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在他的带动下,他的两个儿子都从事了相关行业,尤其是小儿子正在系统学习珠宝设计,立志将现代与传统手艺相融合,创作出更多更新的作品。“传统文化和民族工艺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所喜爱。我相信,在我们的坚守下,花丝镶嵌这门古老的工艺一定会焕发出新的光彩。”邢洪革说。
本文系原创,转载须注明来源美丽武清
图文:仲夏、赵爽
视频:梁慨
编辑:仲夏
河西务·大孟庄·下伍旗·高村
推广本土信息,传递身边事
2万人的朋友圈,欢迎您的加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