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含笑出征
我满眼热泪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你们的坚定、坚持和坚守
新年刚过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侵袭津沽大地
“组织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全力阻断疫情传播渠道”
天津打响了对“奥密克戎”的第一波阻击战
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人社党员干部闻令而动
主动请战逆行出征
下社区入“疫”线
一个个心手相牵、温暖人心的抗疫场景
一个个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抗疫故事
一次次地感动着我们
让年新年伊始变得格外温暖
他们主动请缨
舍“小家”为“大家”
1月8日晚,组织上选派一批青年党员干部入驻集中隔离点开展服务保障工作,天津市北辰区人社局仲裁院党员朱泇霖得知后,主动请缨。朱泇霖的妻子是一名人民教师,在外省工作,儿子才一岁多,自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两年来与家人相聚甚少。妻子学校马上放寒假,终于要迎来全家团圆的时刻。
组织上考虑他的实际情况,建议他同妻子商量后再做决定。但朱泇霖表示,疫情当前,有千千万万个像我们这样无法团聚的家庭,为了“大家”早日相聚,牺牲我这个“小家”算什么,作为党员,我必须去,妻子也一定会支持我。
1月10日早晨,收到集结入驻通知,在开车赶往隔离点的路上,朱泇霖心里充满了对妻儿的牵挂和不舍,但他坚信“小家”的暂时分离一定能换来“大家”的团聚,这次值得!
天津市社保中心西青分中心业务受理科冯腾飞,1月14医院看病,接到紧急通知,得知单位正抽调人手支援津南疫情防控,他立即与主治医生沟通,简单与妻子电话交待,将父亲妥善安置。医院动身赶赴集合点,与大部队一起奔赴津南抗疫一线。
来不及休整,次日凌晨5时便投入到紧张的核酸检测任务中,当天共采集户居民、余份样本,连续工作19个小时。他将“小家”的困难埋在心里,将“大家”的安危放在心头,守护着我们的家园。
他们默默奉献
从不对外诉说自己的苦与累
天津市公共实训中心刘新同志,年底刚刚入党,住在津南辛庄镇,属于管控区。疫情爆发后,她主动到居委会报到,加入抗疫志愿队伍。
疫情发生的第一天,部分居民恐慌焦虑,刘新在挨家挨户登记信息、通知做核酸的同时,尽力安抚居民情绪。一晚上跑了40多栋楼,直到凌晨1点多才完成所有工作。
尽管有心脏早搏的毛病,但刘新同志并没有后退,一直坚守在抗疫的志愿岗位上,她把药带在身上,不舒服的时候就吃上一颗。
天津市西青区人社局,有一对新婚伉俪——刘阳阳、张立雅,他们分别是西青区人社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社保服务科的工作人员,年11月12日两人刚刚举行完婚礼,在得知急需防控支援的消息后,夫妻携手加入防疫队伍。
进入管控区,他们主要负责重点区域居民筛查及信息登记、安装门磁等工作。随着疫情发展,社区工作量骤增,他们又主动担负起运输物资、值班值守等任务。
当被问及感受时,他们笑着说:“防护服是最好的情侣装,这个蜜月让我们终生难忘!”
在他们的防护服上,有一颗小爱心,这颗默契的小爱心承载了小两口对彼此的惦念和关怀,更是他们共同奋战、最终获得胜利的信心。
他们夜以继日
坚信此次疫情有"津"无险
天津市津南区人社局,身处疫情第一线,几乎全部兵力都投入到战“疫”中。
13日清晨,一声集结令,又迅速抽调17名骨干力量挺进高风险区域丰达园,支援咸水沽镇疫情防控最前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攻坚克难、义无反顾,他们默默坚守在新的岗位上。
与社区网格员、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三十多层楼,他们一层一层走,一户一户敲,一人一人测,身上的防护服一穿几个小时,汗透衣衫,毫无怨言,只为“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不畏严寒,他们每天在小区内巡逻,落实封控防疫要求,确保全体居民严格做好安全防护。
灵活作战,火速驰援,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他们时而是快递员配送物资,时而是后勤员准备物品,始终奔跑在社区最需要的地方。
四九寒冬,在红桥区的封控区里,偶现这么一朵“小红花”让大家感动的不知所措,这是一位红桥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在封控一线传回来的日记: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大家激动得也说不出什么,只是不断地重复着“谢谢、谢谢”……这时,窗户里的王阿姨也忍不住扭头,悄悄抹起了眼泪。
就是寒冬里这么一抹红色,瞬间让大家热泪盈眶……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感谢所有“坚守”!
致敬所有“逆行”!
天津加油!
天津必胜!
来源:天津人社
本期编辑:张子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