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圆桌

倾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昨日,出席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本报记者孙震吴迪摄

教育

今年,我市将打响幼儿园建设攻坚战,为全市适龄幼儿提供约4万个学位。

养老

今年市民政局将完善健康养老政策体系。开设老人家食堂。

住房

今年,我市将提升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个片区、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39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万平方米的三年棚改任务。

就业

今年,我市将新增就业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增创引才聚才新优势。

医疗

医院改扩建项目,医院佟楼院区计划今年6月底竣工,力争今年9月底投入使用。

“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生,全面完成20项民心工程……”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年,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心竭力惠民生,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更有质感的“民生答卷”。

增进民生福祉是推进发展的根本目的,倾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切实满足群众基本保障和基本需求,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努力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政府工作报告》为津城百姓画出了年的民生画卷。

大幅增加优质幼儿园供给新增学位4万个

教育是民生之基。当前,“入园难”依然是百姓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问题。针对于此,市人大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党组书记、主任荆洪阳表示,今年,我市将打响幼儿园建设攻坚战,通过新建改扩建、提升改造、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盘活利用闲置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等实招硬招,为全市适龄幼儿提供约4万个学位,满足更多幼儿的入园需求,进一步缓解“入园难”问题。同时,强化政府补贴、土地划拨、费用减免等政策支持,积极鼓励和促进社会力量办园,通过规划新建、扩充改造、租赁租借、有偿回购、清查回收等举措,大幅增加优质幼儿园供给。此外,将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建幼儿园必须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确保小区配建幼儿园全覆盖。建立市、区、幼儿园三级安全监控系统和网上巡查机制,各类幼儿园全部安装一键报警系统,全部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安保队伍。

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开设老人家食堂

养老是民生之依。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朱峰表示,今年市民政局将完善健康养老政策体系。联合23个部门拟订《关于推进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年》和《健康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坚持“健医养放”四轮驱动,着力推进健康支持、养老服务、老龄产业、规划建设、社会保障、社会支撑、财政支持、老年人权益保障八个体系融合发展。同时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水平。加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取消后“放管服”工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继续深化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修改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完善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区级公办养老院机构公建民营,加强养老机构事中事后监管。此外,还将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设老人家食堂,给予高龄和特殊困难老年人一定助餐补贴,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加快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建设不少于10个农村地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更好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改造棚户区39万平方米

住房是民生之安。今年,我市将提升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个片区、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39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万平方米的三年棚改任务。市人大代表、红桥区区委书记李清表示,为了加快推进棚改“三年清零”,确保高楼大厦背后不再有贫民屋,红桥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个平衡”方案,主动与各金融机构和大型国企、央企对接,通过发行政府专项债等方式落实资本金75.7亿元,通过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实现融资.2亿元,有效破解资金难题。同时,积极筹措房源,购置各类安置房1.55万套,购买商品房套,加快推进和苑、双青等安置房建设,计划筹集房源余套,给棚户区居民提供更宽泛的选择空间。截至目前,红桥区还剩余13个棚改项目、约15万平方米,涉及群众户。下一步,红桥区将继续围绕棚改剩余任务积极破解房源、资金难题,并从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多个方面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让老百姓能够真正通过棚改改善生活,早圆安居梦。

点点滴滴系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话民生、议民生,讨论热烈,气氛高涨。会场外,民生也成为百姓最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