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nb.ifeng.com/a/20180419/6515562_0.shtml

当前民众,对天津马家店遗址,美好愿景

又到了小编一日一分享的时刻,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述的是天津马家店遗址。甲骨文作为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文献记录,其发现与研究,是我国考古学发展史上的最重要事件之一,在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王襄先生,因最早确认、鉴藏、著录、研究甲骨文,而成为中国甲骨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名垂后世。

根据史料记载,年,王襄、孟定生先生在天津市“西门外马家店”鉴定、购买了一批殷墟甲骨文,揭开了中国甲骨学研究的序幕,甲骨学也由此成为一门盛行于世的显学,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我国著名学者陈梦家和胡厚宣先生也曾在他们的著述中对王襄先生发现、辨识甲骨文的这段历史做过明确论述。故而王襄先生发现、辨识甲骨文的重要场所——“土室壁立”的“西门外马家店”,也作为中国甲骨学研究的重要历史见证载入史册,在中国甲骨文发现、研究史以及文物保护史上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对于马家店遗址如今确切位置的考证,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天津市文史研究馆成立了“王襄与甲骨学课题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采访当地原住居民等形式,最终形成了《马家店遗址调查报告》。课题组经多次调查考证查明,马家店最早为大车店,其附近是天津的旧物市场和最早的鸟市。抗日战争以后曾改为胜利旅店,新中国成立后又更名为“民利旅馆”,年后被改造为职工宿舍,历史沿革较为清晰。课题组认为,现坐落于天津市红桥区故物场大街北端和南小道子西端相交处的故物场大街1号院(南小道子85号)即为马家店遗址。

院落相对独立,近方形,其南小道子85号门用青砖砌筑,已于20世纪中期封闭,但仍保持有传统建筑风格。现院内居民由故物场大街1号门出入,红砖和水泥建造的门楣上仍可辨识出“民利旅馆”字迹。目前院内早期原始建筑已基本无存,后期添建了大量平房,较为杂乱。但以南小道子85号门定位,院内四周房屋围合的空间布局与原住居民所述的早期布局基本吻合,整个建筑坐落也没有发生变化,建筑基址依然存在,具有较为重要的保护价值。

对于马家店遗址的保护,天津市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做了大量工作。年8月,天津市政协委员曾提交提案,呼吁尽快开展对马家店遗址的认定和保护。同年,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天津市文史馆联合举办了“纪念王襄发现甲骨文周年暨马家店遗址保护座谈会”。天津市文物局组织有关人员对马家店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座谈。国内多位文物保护与考古的权威专家也对现故物场大街1号(南小道子85号)是马家店遗址的调查结论给予充分肯定,并联名呼吁依法对马家店遗址开展认定,进行有效保护。

但是,年6月以来,天津市红桥区铃铛阁片已开始拆迁,一些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建筑已被拆除,马家店遗址的保护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特别是在王襄先生故居(南开区东门内刘家胡同15号)已被拆除的情况下,马家店遗址倍显珍贵。专家学者、广大市民和新闻媒体给予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