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菲菲
三月的津城,北运河堤岸已成为一片桃花的海洋,一簇簇粉红色、白色的桃花或缀满枝头、或含苞待放,灿若云霞,美不胜收。
一年一度的桃花之约正在天津桃花堤点燃,这个久负盛名的运河桃柳文化聚集地,将人文、经济、生态等与旅游深度融合,再现“十里桃红盛景”的同时,更叫响了天津红桥传承运河文化的品牌。
京津冀共赴桃花之约
天津桃花园亦称桃花堤,兴盛于运河之畔,如今经过重新修缮,每逢春日,成为天津市市民及周边游客赏花品津味文化的景点之一,更有“丁字沽边柳万条,青青一带锁红桥”的民间美誉。
自《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印发以来,以运河桃柳文化为主题搭建的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平台成为了天津进一步弘扬运河文化,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充分发挥经济、科技、人文、生态综合效应的生动实践。
“作为红桥区乃至天津每年春天第一场极具影响力的大型文旅特色活动,运河桃花节之前已经成功举办了28届,品牌效应深远,深受京津冀百姓的喜爱和期盼,在特色文旅活动方面突出‘旅游+’概念,全方位展示红桥区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天津市红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管兴桥表示。
在日前开幕的第29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上,结合现代城市生态、休闲功能,通过改造北洋园大门,修缮乾隆皇帝登临处、武库炮台、书画碑廊等历史文化景点,形成强调历史渊源、突出文化脉络、满足民生需求的滨水景观绿带。桃花摄影展、京剧表演、红桥文史讲坛以及古色古香、诗情画意的油纸伞长廊具有运河沿线城市文化特点的民俗活动轮番上场,成为桃花堤上的网红“打卡”地,为前来赏花的市民及京冀游客送上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其中,桃花诗意品茶会、桃花节诗语歌会、相声表演和押花葫芦、益德成鼻烟、汇蚨源吉祥手工布艺技艺非遗项目展示活动等受到不少市民游客青睐。仅开幕当天,各会场累计接待游客已超20万人次。
以文化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桃花节”在实施文化惠民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今年桃花节更加注重资源整合,关于这一点,从‘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这个名称中就能直观的体现。”红桥区商务局副局长王健介绍说,以运河桃花节为契机,集中展示红桥特色商贸、小吃等。包括至美斋、路记烧鸡、穆民家、马家熬糖在内的众多津门老字号将在现场进行宣传和展示展卖,通过这个平台,使老字号品牌得到弘扬。在协同合作的大格局下进一步展示红桥在商贸、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资源。
红桥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国良介绍,在此次活动场地设置上,更加注重全域性,在桃花堤赏花,在西沽公园品美食;而水游城、陆家嘴中心将会把整个商场装点成桃花节主题氛围,举办一系列文化互动活动和商家优惠促销活动等,四个会场的活动遥相呼应,从而最大程度发挥运河桃花节的综合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除了桃花堤外,还在西沽公园、水游城、陆家嘴商业中心分别设置会场,举办招商推介大会。“邀请京津冀等地商会、协会、央企、民企等广大客商近人到红桥参观游赏、投资兴业,通过展示红桥区东西部合作、招商引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工作成果,进一步提升红桥区在京津冀乃至全国的品牌效应。”红桥区合作交流办副主任怀平威介绍说,一批即将入驻红桥区的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