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接到布置虹桥火车站‘落地检’核酸采样点的任务,我们连夜研究制定执行计划并加紧落实……”

根据本市在“入城口”开展来沪返沪人员“落地检”工作的有关要求,闵行区口岸交通组牵头召开专题会议,新虹街道作为属地单位,积极落实虹桥交通枢纽“落地检”工作。9月23日,“大兵”和他的团队高效响应街道指示,马不停蹄地投入执行任务,9月24日,12个岗亭和2个流动备用采样点就投入使用了。

大兵全名叫陈建兵,是虹桥枢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他没有当过兵,大家习惯叫他“大兵”,是因为他名字里有个“兵”字,更是因为他的团队拥有军人一样高效的执行力。

“按上级的要求,我们一天核酸的采集任务量是3万-4万人。”讲起防疫工作,大兵清清楚楚,“我们负责12个岗亭,也就可以安排12组采样队伍,1组3人,1个扫码,1个采样,再加1个在前面引导,组成快速运行的流水线。此外我们还有2个准备了折叠棚的备用组。”

之前的工作中,大兵的团队也积累了一些经验:“1组人,1小时能采多少样,不同长宽、不同布置的场地,能容纳的人流流速、流量……1个人从走进一个S通道,到采样成功离开要多久,我们都测算过。”

工作不只是纸面上的计划,人员的布置、物资的调度、后续工作的变更,这些都需要实打实落到现场执行上。

在采访时,大兵始终把“天时地利人和”挂在嘴边,认为团队能够成功完成工作任务,不仅因为队员们听从指挥、配合默契,同时也离不开其他部门单位的协助。

这次一接到任务,大兵马上找街道防控办、城建中心等调配物资,迅速出动40名队员、5辆货车,前往搬运所需物资。

“通常一听是防疫工作就给我们开绿灯,例如新虹派出所,只要给现场民警报车牌就立刻放行进入交通枢纽,保证了我们运输的顺畅。”

在转运物资的同时,大兵也在抓紧考虑采样点位设置的问题:

“先谋后定。我们虽然熟悉火车站,但难免因为工地等,内部路线有所变化。我们派了4个人,分别往4个方向去实地把路摸透。那天晚上这些队员,每个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