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是目前中国最著名、最流行的大型专业相声社团,但你了解真实的德云社吗?了解他的历史吗?了解它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吗?
今天我们就来一一为你们作出解答,聊聊关于德云社的那些事。
1、
德云社,全称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由著名相声演员张文顺、郭德纲、李菁于年创建成立的,刚成立时的名为:北京相声大会,其实是直到年才更名为德云社。
并提出了: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养曲艺人才、服务大众为主旨的曲艺演出团体;
同时提出以“让相声回归剧场”,做“真正的相声”为要旨。
后期又提出:用方言以及话剧和相声混搭方式表演相声剧等,为观众演绎从清朝、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种风格流派的相声。
说起德云社,咱们首先就不得不说说创建德云社的元老级人物张文顺。
张文顺,北京人,生于年10月17日,于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著名的相声演员,中国相声21世纪复兴的奠基者之一,北京德云社创始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评剧《秦香莲》、
电视剧《知县叶光明》、
相声《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等。
张文顺师承于老一辈著名的相声大师佟大方先生。
2、
佟大方,天津人,生于年,逝世于年,中国著名相声、评书演员。
相声师承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启儒先生,
评书师承相声大师张寿臣先生,
单弦年拜师金晓珊先生。
北平解放后,佟大方先生从天津到北京后加入北曲,那时候北京曲艺团有三个团体,俗称北京曲艺一、二、三团。
佟先生所在的团(就是后来的北京曲剧团)。在曲剧方面,他本人就是曲剧的创始人之一。
是他与曹宝禄、魏喜奎、李宝岩等诸位先生,开创了北京的地方戏---北京曲剧,当时在上世纪50年代,这个剧种的出现,当时曾受到非常多的称赞,可以说在当时是家喻户晓。
尤其是佟先生在曲剧《啼笑姻缘》中成功地朔造了沈三弦这个人物,在北京当时是家喻户晓,是极其深入人心的。
在相声方面,佟先生曾经和谭伯如先生、杜三宝先生分别合作过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天津小梨园等地演出。并多次在电台录音表演节目和播出广告。
除了徒弟张文顺,老先生也培养出不少人才。
如今在北京相声舞台上展露头脚的北京小“二赵”之一的赵荣全老师,不只一次提到他当年在佟先生热心举办的培训班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教诲。
有如此名师,当然也会出高徒。
3、
年,时年19岁的张文顺,是以某大学大一学生的身份进入了北京曲艺团学员班,这件事在五十年代末本身就够惊世骇俗的了。
要知道在当时能上大学是一个什么概念?当时说相声的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张文顺确实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他进团时十九岁,同期的李金斗、王谦祥等也就十一二岁,张文顺带他们的文化课。每次有人跟张文顺提到这事时,他总是要摇头晃脑地吟几句:“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过当年的那些学生,未必记得住这些国学启蒙了。
然而,后来不久张文顺他谈恋爱了,但是当时团里有规定,学员是不许谈恋爱的。张文顺谈恋爱的事情很快就东窗事发,团里领导要开除他,可因为张文顺在当时来说是确实太优秀,团领导有些舍不得,于是团里领导亲自又找他谈话,只要他能改正错误,跟现在的女朋友分手,就不开除了。
张文顺感到甚是无奈,义愤填膺一下说道:“领导,不许其他学员谈恋爱正常,他们也都才十一二岁,领导,可我都二十了,还不许谈啊?为什么啊?”
团领导严肃的回敬道:“张文顺,你别不知好歹,这是团里的硬性规定,这是规矩,懂不懂?是跟年龄大小没有关系的。你自己做决定,要么分手,要么滚蛋!”
张文顺生来是一个个性很强势的人,向人低头的事情,他不干;背叛爱情的事情,他更不干。于是他毅然决然的回绝了团领导:“领导,想要我分手,门都没有!开不开除,随你们便吧!”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团领导的办公室,第二天,他就被曲艺团“开除”了,要知道在那个时候,离开国家单位意味着什么。
4、
这件事对张文顺一生事业的影响是致命的,从此之后,以至到今天,相声界都风传一种说法:张文顺是因为“逗臭”被北京曲艺团开除的。
逗臭,勾引也,不正当性行为也。自此之后,张文顺在相声界的名声很不好。
但是令当时很多人都视而不见的一个情节是―――张文顺离开北京曲艺团之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家迎娶了他深爱的人,并一直走完了属于他们俩的一生。然而那个时代的人骨子里多少都会有些偏执的基因在作祟。
无奈之下,张文顺只好下海经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张文顺自己创业已经挣下相当大的一笔财富,那是一笔很多说相声的想都不敢想的财富。
以前说相声的同学,见张文顺有钱了,便都跑来“吃”他的,喝他的,他也乐于被一群当年的同学围着。他们大吃大喝之余用逗臭开玩笑,张文顺总是豪爽一笑,也并不反驳。
张文顺虽然有钱了,但说相声一直都是他的一生的爱好,不久他又回到了相声界继续他的相声表演,不为挣钱,仅仅只是热爱而已。
这就是老一辈文艺家张文顺的真实为人,敢作敢当,英勇果敢,不拘小节,心胸广阔,豪情万丈,不愧为那个时代的精英之楷模。
5、
直到年的某一天,张文顺在茶馆遇到了一位说相声的年轻人——郭德纲,当时的郭德纲只有23岁,但是当时的郭德纲舞台经验已算是相当丰富了,张文顺很是喜爱他,觉得他的基本功非常扎实,认为他以后必定会有大前途。
郭德纲,天津人,出生于年1月18日。
郭德纲的出身是比较普通的,父亲郭有源是一名警察,母亲是一位小学老师。虽然出生时家境普通,但是小时候的郭德纲就展示出了与常人不一样的对相声的喜爱,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真的没说错。
所以在郭德纲很小的时候就极其喜欢在俱乐部剧场内观看戏曲、曲艺各种演出,由于孩子的热爱,母亲决定给他找一下名师指导学习一下。
于是,年,郭德纲七岁就跟随天津著名评书艺人高庆海(又叫高祥凯)学习评书。
高庆海,评书名家,天津西河门人,比单田芳、田连元高一辈,单田芳的师父是“庆”字的,田连元的父亲也是“庆”字辈的,高庆海也是“庆”字辈的。
到了年,九岁的郭德纲开始正式学习相声,三年后,跟盲艺人王田雨学西河大鼓,常宝丰等天津艺人学相声;之后演说《杨家将》、《张广泰回家》、《隋唐》等相声段子。
其间又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辗转梨园多年。
年,15岁的郭德纲在父母的多方安排下,第一次出远门来到北京,这一次他是到北京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来工作的,可是只是一份让他打杂的工作,并不让他说相声,坚持打杂了一年,觉得没有前途,便辞去了工作,回到天津,在父母的安排下。
6、
年,郭德纲拜时任红桥区文化馆馆长、作家杨志刚为师继续学相声,学习了《九艺闹公堂》、《打灯谜》、《八扇屏》、《大保镖》、《吃元宵》等传统相声段子。
这期间的五年时间,他没有出过天津城,一直活跃在天津的各大茶楼间进行表演,他最初表演搭档是早期的开蒙恩师高庆海的儿子高坚芳,也就是目前娱乐圈中各种老郭传记中提到的小五。
当然,那时的郭德纲和小五当年应该还是票演为主,而且说的主要都是单口相声和评书,说是搭档也可以说是学伴玩伴也行。
如今的高坚芳子承父业也说评书,曾经参加过一个海上相声大会。他在天津说评书和单口相声是有一号的,毕竟人家是世家。很多听户也不叫他小五了,而是五爷。根据他父亲的辈分判断,高坚芳应该属于连字辈评书艺人,也就是和金文声同辈,老郭的师叔辈。
直到年,郭德纲带着元第二次去北京闯荡,熬了一个星期就回了天津。
但是郭德纲并没有死心,年,他找同学借了元再次去了北京,依旧没有主流的相声团体愿意接纳他,也没有相声大家愿意收他为徒。
万般无奈之下,郭德纲只能先到茶馆、小剧场说相声让自己活下去,他也慢慢放下了进入主流相声界的想法。
直到年的偶然的一个机会,张文顺听了郭德纲几段相声之后,他就觉得眼前的年轻人将来一定能成角,他很欣赏这位年轻人,于是时年57岁的张文顺和23岁的郭德纲成为了忘年交。
8、
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中国相声以后的发展之路,张文顺那时有钱,相声一直又都是他终身热爱的事业,于是他就有了创办北京相声大会的想法,而恰好此时又遇到,才华横溢,无处可去的郭德纲,两人于是一拍即合。
郭德觉得社团只有他们两人太少,于是拉上了跟自己玩得很好的小伙伴李菁一起入了社团,李菁当时只有18岁。
李菁,年8月1日出生于北京,别看李菁当时只有18岁,可在他也是一名才华横溢的主儿,李菁7岁那年可以把只听了三四遍的40分钟《珍珠翡翠白玉汤》完整地说下来,节奏和韵味说得相当到位,母亲录了下来,一直保存着。
15岁师从快板书艺术家梁厚民先生,曾获全国第二届快板艺术大赛一等奖。
于是在此铁三角的运作之下,北京相声大会开始在京味茶馆、广德楼等地进行演出。年开始,相声演员邢文昭以及徐德亮(后来退出德云社)等开始陆续加入演出。到了年,北京相声大会已经扩展为十几个人,演出场馆也从茶楼扩展到茶馆戏楼里,发展一年比一年好。
9、
年,演出队达到了二十几个人,并且从那年开始改在天桥乐茶园演出,这年张文顺将其更名为“德云社”。
北京德云社以天桥剧场为总部,在北京还有三里屯剧场、三庆园剧场、新街口剧场、广德楼剧场和湖广会馆剧场。
德云社主要演员除郭德纲外还有张文顺、于谦、李菁、李文山、邢文昭、高峰、刘云天、栾云平、孔云龙,张云雷等。
年,郭德纲拜了侯耀文为师,此时的张文顺比任何人都开心。虽然郭德纲成名了,生活也改善了,但张文顺依旧为郭德纲的发展保驾护航。
那时为了排挤成名的郭德纲,有相声同行发起了反三俗运动,面对对郭德纲的攻击,张文顺则拼了老命地保护他。
年郭德纲慧眼独具,收了一名来自河南濮阳的爱徒,名叫岳云鹏,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几年后,这位爱徒的人气指数会比他还要红火。
年,郭德纲和李菁同时拜师著名的国家一级演员师胜杰,师胜杰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曾获”曲艺艺术贡献奖”。
生前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相声艺术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顾问,哈尔滨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关门弟子。
年70岁的张文顺症断出患上癌症,病情日益严重,他在70岁生日那天,郭德纲陪他进行了人生最后一次相声演出,之后他不得不长久住院接受治疗。为了让张文顺不寂寞,郭德纲让德云社的人分班服侍。
年的一个下午,医院探望张文顺,那天张文顺的精神状态很好,郭德纲知道张文顺有话要对他说,于是他让其他人离开病房,病房里只剩他们爷俩。
郭德纲假装轻松地说:说吧,老爷子,要干吗?
郭德纲没有想到张文顺忽然向他抱拳,很郑重地说:“我知道我不行了,老伴儿、闺女、外孙,就拜托你了。”
郭德纲愣了一下,心中充满着悲伤,连忙说道:“放心吧,都有我呢。”
听到郭德纲这句话,张文顺双手合十表示感谢,那一刻的郭德纲再也忍不住了,回想起他们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他泪流满面。
10、
年2月16日,张文顺去世,享年71岁,他在弥留之际给德云社留下了“团结”二字。
为了给张文顺办理后事,德云社停演7天,郭德纲对张文顺进行高调祭祀,他说:“办一堂最好的白事。”据说那场白事花了很多钱。
张文顺去世后一年。
年8月5日,何云伟在博客发表声明,宣布退出德云社。
年8月6日,德云社的另一创始人之一李菁发表申明,宣布退出德云社。
年8月6日晚间,郭德纲弟子殴打记者事件再生波澜,德云社在德云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