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的红桥区与南开区交界处,位于东北角与金刚桥之间有一条街,这条街长仅余米,叫“大胡同”。这条街可称与天津同生共寿的老街。它的存在可上溯到唐宋时期。若以命名天津算起,距今也有多年的历史了。原因就在于它地处三岔河口,在三岔河口西移之前,它位于河湾北岸,所以天津人通称它叫“河北大胡同”。

为什么叫大胡同呢?胡同乃民宅里巷的俗称。胡同的概念,一般窄、短多弯,更有甚者,两个人相遇,需侧身相让,方得过往。而大胡同则是南北通渠要道,纵观历史沧桑,理应冠之以“大”。

年,直隶总督督院衙门开始设在大胡同,故此地也称“院门口”。

到了鸦片战争以后,大胡同是南运河与子牙河上两个浮桥之间的一条通道。随着天津的发展,通道两侧逐渐盖起30多个商店,著名的德华馨鞋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南味稻香村、天盛号酱肉均坐落于此。这里行人熙攘、车水马龙,十分繁华。其后年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办理洋务,在大胡同那里“独立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人当其冲,……近世所未有也”。可见北洋时期大胡同曾是政治筹划中心。

年在西南口修建了华北地区第一座铁桥俗称金华桥,后称老铁桥。民国初年以来,大胡同繁华景象历历在目,西边是侯家后、鸟市、闹市区、河北电影院,东边有金刚桥鱼市,热闹非凡。大胡同街上更是店号相连,慧罗春饭庄,德华馨鞋店,温泉浴馆、祥德斋、稻香村、中西药铺,文阁纸局,商务印书馆、大陆银行与官银号、正兴德、华盛顿表行等大楼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文化商业区。南运河裁弯取直前,大胡同在河的北面,是一条既短又宽的道路,故此俗称“河北大胡同”。年南运河裁弯取直,侯家后一弯旧河道填平后该道路改在河南位置,河北大胡同一下子就变到河的南岸了,并改称“大胡同”,沿用至今。

河北大胡同变到河之南以后,那里仍是南粮北运和水上运输货物的集散地。并变成天津比较古老的商业区。由于经济繁荣,各种谋生者纷涌沓来。又因大胡同北靠子牙河,船民、河工、纤夫、脚力也栖息于此。小本经营者应运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买卖鸟类的小贩集中该地一隅,形成鸟市,除了出售鸟类、鱼、虫和兔、猴等小动物外,又相继出现了说书场、小戏园、以及摔跤、相声等娱乐场所。加上侯家后一带茶楼、酒肆、赌场、烟馆林立,妓院、暗娼遍布四周,这一带曾是下层市民的娱乐场所,亦是流氓寻欢作乐的处所。通往武清、宝坻一代的天津第一座长途汽车站已在大胡同南口。那里原为大东旅社,国共合作时期曾是中共党、团、地委、天津工会、妇女协会、工人小报的所在地,在天津历史上有光辉的一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