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寺
在天津有个地方叫白庙,它位于河北区西北部,北运河河湾北侧,与红桥区、北辰区交界。白庙很大,东起南口路,西至北运河,南起榆关道,北至普济河道,都属于白庙片区。由“白庙”还派生出一系列地名,如白庙前街、白庙中街、白庙后街、白庙新村等。
航拍白庙
白庙过去是北运河畔的一个小渔村。居住着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的吴、李、崔三姓人家。到了大明万历二十年(),有一河南洛阳籍的游方和尚行经至此,看中了村东头的一块高地,以洛阳白马寺为样板,营建了占地20多亩的三重大殿,又在大雄宝殿前雕刻了一座背驮经卷的白马石雕。时人称为“白马庙”,村子得名“白马庙村”。按照天津人的说话习惯,叫着叫着也就成了“白庙”。
白庙所处的位置
与白庙隔北运河相望的河北工大老校区
所以,白庙这个地方曾经是有一座庙宇的。但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小庙是屡毁屡建,久而淹没不闻。有记载可查的是,清道光十八年()曾经有过一次修缮。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国变时,被沙俄军队烧毁。辛亥革命后,白庙村成为天津达仁堂药厂的鹿圃和乌鸡场,庙宇还曾做过小学。年解放战争前夕,国民党为了修筑城防壕,再度将白庙村放火焚毁。天津解放后,白庙村重建。年白庙被拆除。到了年,白庙得到复建。
白庙大殿
在地图标注上,为了与“白庙”片区地名区分开,往往会将白庙写成“孤云寺”。其实孤云寺才是这座寺庙的正式名称,而且它还大有来头。
被封堵的正门
清康熙四十六年()初夏,康熙帝南巡期间临幸白马庙。当时风和日丽,群鸟啼鸣,碧空中仅有一缕白云。他不禁触景生情,吟诵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遂题赐匾额“孤云寺”,落款“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十九日御书”。由此,白庙又有了官方名称“孤云寺”。现在白庙唯一的“遗迹”也就是“孤云寺”汉白玉石额了。
三间正殿
白庙村十几年前开始拆迁,拆迁工作断断续续也进行了好几年。现在原址已经是天房天泰的盛雅佳苑,见不到村庄的痕迹。复建的孤云寺又已经有20年历史,位于小区东侧。在复建之初曾有些香火气,现在大概已经被遗弃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