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纪念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平津道8号,是国家4A景区,也是广大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组织爱国主义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纪念馆是免费参观的,但需要携带证件才能进入。纪念馆大门口有停车位,开车去也很方便。作为一名军事和历史爱好者,我认为该馆很值得一去。
纪念馆大门口的马路旁边,陈列着坦克、大炮等实物,并配有说明,给人以视觉和感官的双重震撼,很好地衬托了纪念馆的主题氛围。
纪念馆大门。
站在大门对面的河岸上,再俯拍一张,是不是更有感觉?
出示证件并经过安检后即可进入馆内。首先看到的是解放天津时“金汤桥会师”的模拟历史场景。
广场东侧,陈列着几款国产榴弹炮,这个是50年代的。
通向纪念馆大门的台阶。“平津战役纪念馆”由指挥平津战役的聂荣臻元帅题词。
大门一侧,挂满了各种荣誉牌,彰显了纪念馆独特的地位。
入口旁的参观须知可以参考一下。每周一闭馆,其他日子下午4点就闭馆了,想去参观可不能太晚。另外,多维演示馆和专题展览不免费,我们当天也没看到。
进入大厅,首先看到五位伟人的铜像。环周巨幅壁画《胜利交响诗》反映了东北、华北两大区军民英勇奋战、夺取战役胜利的宏大场面。(注意,大厅算是2楼)
往右走,进入“战役决策厅”。
这是毛主席当时用过的茶杯等实物。
这是毛主席当时修改的新闻稿,还有《东北日报》的号外。
这是毛主席为新华社撰写的评论《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稿子改动很多,他老人家对文字认真推敲的精神值得学习,尤其值得我等媒体人学习。
讲解员正在认真地讲解,他充满磁性的声音很好听。虽然参观的人不多,但纪念馆一直有讲解员在为大家服务。我虽然一直想跟着他听讲解,但为了拍照回来写文章,不知不觉“掉队”了。
展厅各部分的陈列都很精心,还会在上方用大字标出每个部分的名称。
这是聂荣臻元帅穿过的大衣等实物。
展厅中央,设置了毛主席西柏坡办公室旧址复原蜡像以及大量历史文物,生动展现了毛主席当年指挥战争的场景。
这个柱子也被很好地利用起来,四面展示着各式步枪和皮箱等物品。
“思想教育和战前动员”板块,陈列着毛主席的题词和多幅照片。
“战役实施厅”与“战役决策厅”相连。
继续按照顺序参观,每个板块都有主题。
这是杨得志将军赠给士兵的胜利品,获赠者本人又捐献给纪念馆。馆内很多展品都是由老同志们捐献出来的,他们为纪念馆做出了重要贡献,让我们能看到更多当年的实物。
这只手枪真小,也很精致。
中央军委的电报,言简意赅,值得咱们创作人员学习。
继续阅读、学习。
武器、文物等集中展示,设计效果很好。
这是2楼吧,走楼梯上3楼继续参观。照片拍虚了,请见谅。
来到了“解放新保安、张家口、天津”的板块。
非常逼真的战斗场景。
三楼展厅也不小,这时我加快了参观的速度,没有一一细看。
展品很丰富,照片也不少。
“天津攻坚战”板块,对了解天津解放的历史很有帮助。
展品制作也是很精细的。
环形展示好像是该馆的主打风格。
菜盒、照相机。
《天津日报》创刊号,非常珍贵,让我倍感亲切。
天津刚刚解放时的情况。
接下来是“北平和平解放”板块。
美式卡宾枪系列。
这自行车也很有型,只是缺了个座椅。
欢庆北平解放的相关展示。
来到人民支前展厅入口。
这个展厅也不小,我没有进去看,只在门口拍了张照片。那位男讲解员还在里面认真地讲解呢。
人民支前的部分实物,能保留至今不容易。
又回到刚才参观过的战役实施展厅。
拍完这张武器展示图,战役实施展厅才算参观完。
下楼梯到2楼,穿过大厅,来到左侧的“英烈业绩厅”。
入口处明显的位置是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展厅全景。
部队获得的锦旗,与天津有关。
英烈业绩展示,包括所有的受嘉奖单位。
战功赫赫。
参观完毕,走出大厅,前广场也是蛮大的。
展馆西面露天的“军威园”。
不仅有飞机。
还有军舰,可以登上甲板参观。
近距离欣赏一下感觉还是不错的。
第一次见到鱼雷,小时候下军棋经常用到。
这是军威园入口的小广场,矗立着杨得志将军的雕像。
军威园全景,要是能空中俯拍就更好了。
走出展馆前,再拍一下坦克。
这次一个多小时的参观我没看过瘾,下次有机会一定还来。平津战役纪念馆——您值得来一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