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冲积平原这片湿软的土地上,快速生长的钢筋水泥丛林,以及它们代表的宽广世界,夺走了人们的目光。
而那些平房杂院筒子楼,埋没在树荫之下、阳光背后,自成一番天地,在高楼的遮挡下,圈出了自己的小世界。
这小世界,某一天一定会随着现代化,变成时代的眼泪,随风干涸。
我希望能在它干涸前,记录下来。
文/
四独木图/
百度地图天津人(详见“了解更多”)本文全部出自我亲人之口,可能因为记忆不清,有错漏之处,敬请谅解!
我“采访”了老妈老爸和大姨,他们打小生活在天津城内,用眼睛给天津城近六十年的变化拍了一份纪录片,我要为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做一次复刻。
01居民建筑
天津市的建筑改造,可以在时间上划分为唐山大地震之前与之后。
根据老爸回忆,解放后,在唐山大地震之前,天津市中心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楼房重建或改造,在地震之前,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改造,沿用的仍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建筑。
建设重点在在城市外围的扩建上。
那时,城市外围兴建了许多工业设施,而这些平房,便围绕着工厂而立。而市区外围,因为成立了大批工厂,一片片厂房以及员工宿舍不断冒头。
根据大姨的介绍,在大约年至年间,先后在河北区安定里社区,以及小王庄定居。
小王庄大致位于如今子牙河、新开河以及北运河交界处,一家子住在我外祖母工作单位配套的大片平房中。
在如今,这片区域仍旧属于中心城市外围,只不过原先的平房与工厂遗迹已经被绿植和高层覆盖。
而在几十年前,这里还是大片淤泥与荒芜的集合地。
要想从光秃秃荒无人烟的主干路上,走到家门口,需要穿过大院的破木头门,穿过长长的小巷。
这些小巷两旁,便是大量的平房。这里的平房全部为联排,每排平房被划分成十几间,都是一门一窗。
一户人家分配一间平房。
那时,他们一家四口就要生活在这种不到二十平米的小房间中,家中没有卫生间,也没有厨房,一间屋子要承担用餐、会客、休息等等生活功能。
进了屋门,便是一张床、一张桌子
不过,居民们会自己动手拓展居住的面积。
红桥区丁字沽零号路一段保存下来的同时期的平房,现在已经变成了集市。根据老爸的回忆,有许多住户私自改造了住屋的北面,占用了后街的一部分建造了自己的厨房。
出了大院,左手边是一座水库,右转直行两三百米便是新开河,河上架着京津、新开二桥。
我老妈出生那段时间,一种新式建筑刚刚兴起,一家人也随着这股浪潮,搬入了这种楼房之中。
这种依照前苏联“赫鲁晓夫楼”的形式建造起来的住宅楼,在当时被称为“筒子楼”。我妈和大姨一家入住的,就是八段大楼。
根据大姨和老妈的描述,筒子楼总高三层,也按照单元划分。
进入单元门后,上楼可见正对着楼梯间的是两间大卫生间。
因为楼梯间并无窗户,采光要依靠卫生间的门窗。
在与楼梯垂直的楼道中,一共分布着六家住户,楼梯的左右各三家。
靠近楼梯的那家住户对面有一间大厨房,楼道的两端分布着两处阳台,往往这两处阳台会被靠近楼道尽头的那一家住户封闭起来占为己有,变成自家厨房。
每一家拥有两个房间,一道墙壁和连接着一道窗的门将这两间房分为里屋和外屋,里屋相比外屋更大,约为17平米,外屋较小,仅有8平米。
没有客厅和卧室的划分,外屋仅有床、柜子和一件书桌。
母亲等人放学回来后就在这里写作业;里屋有两件床、一件沙发、一件衣柜、一只茶几等,一家人的生活,包括吃饭、休息等基本在里屋。
尽管,筒子楼能为一家人提供的生活水平,仅仅如是,一家这样五口人要拥挤在不超过30平米大的空间中。
但在当时,这种“筒子楼”在那个年代的红桥区已经算较为“高档”的住宅了。因为大部分市民还住在上述的简陋平房中。
大姨说,这种房子使用砖块建造,看起来却远远比如今用钢筋水泥构筑的建筑要更加结实、厚重,一家人在其间生活也倍感温馨。
因为一排排筒子楼之间的间隔很大,即使在冬天,前一栋楼也不会遮挡阳光。
在“筒子楼社区”附近的四新道上,集中分布着以前的红旗商场、食品店、银行、副食品商店、菜市场、早点部,贩卖调味品。
这些不同功能的铺子和商店,往往安排在一起,直到今日,店铺旧址依然存在。
因为厨房等生活设施是公用的,筒子楼中居住在同一层的邻里的生活交集更多。
如今各家各户的房屋生活功能区更加齐全,也相对封闭。
大姨说,那时的人们是真正朴实单纯的,互相间不会有所防备或者勾心斗角的算计。
邻里间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和乐闲谈,甚至可以让邻居家的人来家中做客、睡觉。
老爸说,每一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因为楼下花园中,甚少车辆杂物,有大片空地,他们便常常聚在楼外的一棵大杨树下一同玩耍。
捉树洞里的许多小动物(如知了),粘小虫子,自制小滑车滑冰。
有的聚在一起拍小纸片,赢的人得到一根木柴,孩子们就通过这种方式给家里“赚取”得一烧火的材料。
老妈说,他们小时候,常常用绳子将奶瓶子拴好用绳子吊着运往楼下,和送奶的交换。
家家户户会在单元门外放一个自制的木箱子,木箱子里放着棉被。
老妈夏天最盼望的就是听见窗外响起小三轮车的声音。一个戴着白帽子,穿着白套袖、白围裙的大妈挎着篮子卖雪糕,每次她都对着大妈喊叫说:“要一个小豆多的!”
这一时期充斥着许多五六十年代的人的快乐童年回忆。
总结来说,虽然生活条件并不优裕,但是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放松的生活方式以及和睦的邻里关系,使得无论是、父亲或是大姨,都无比怀念。
人吗,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总是鲜活的。
除了母亲一家所居住的八段,在丁字沽这一地区中的四段大楼的小区外围,还保留着一两排的筒子楼。
在几十年前,这是天津重型机械厂新修建的工人宿舍。据父亲回忆,这是大概在20世纪50年代,由我国自己的设计人员,参考苏联图纸,自主设计的结构建造而成的,同样是三层楼。
将视线转到市中心。
市中心与八段、四段大楼等相似的,在后期建造的筒子楼,在和平区襄阳道上。
它是一样按照苏联图纸,在同一个年代(在50s末期)建筑而成的,应该算是的同一批房屋。
位于河西区马场道与友谊北路交口的照耀里,同样是在地震前建造的,也为筒子楼。
五大道街区上的黄家花园社区,原本是一带普通平房,楼房所占比例很少。
这些平房一般也同样是是解放后刚刚建造的建筑,在地震后坍塌,因而改为楼房。
再比如柳州路的益寿里、华阴东里、华阴南里对面的一排筒子楼,是在wén’gé期间(约或者年)建成的。
在当时,多处拆掉平房,兴建了这种类型的楼房。
在马场道和云南路夹角处,也同样可见这种依照苏联图纸建造的住宅楼。
本来,这一片区域是专门给对外贸易运输船队船长大副、二副的各种要船员居住的。
筒子楼的外立面并无什么特殊之处,明显可见是使用砖头垒起的,有些是尖顶,有些是平顶,也并没有如今的单元楼相同的突出凹进、阳台等,与方块形状几乎一模一样。
与如今的住宅楼形制相同的新式单元楼,要等到wén’gé以及唐山地震之后才逐渐出现。
因为地震破坏了相当多的市区建筑,大规模的楼房兴建,也就开始于wén’gé之后。
不同于以前一般的住宅楼只有两三层楼高,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所建造的六层楼建筑比比皆是。
东风里、德才里,是典型的新式住宅楼。
德才里
东风里
除此以外,在当时,位于市中心区域的吴家窑大街上,罕见地盖起了三栋高层住宅楼——碧云里(时间存疑),成为当时附近的地标性建筑。
它也于七十年代末建成,是一栋典型的高层建筑。
此后,天津市就在八十年代大量建成高度大约在五至七层的单元房,其外貌一般都是尖顶、灰瓦、以红砖为外饰,形制多少有些单调。
至今,市中心占最主要面积的建筑物仍然是这种单元式的住宅楼。
再之后,也就是九十年代以后,天津市的住宅楼开始进入单元楼时代。
单元楼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早一批建成的单元房,就是森淼清华园小区,楼高约20层。
外立面绿白相间,建筑物顶部有钢铁装饰物,其内部户型也更为复杂,一栋楼基本只包含一个单元。
在商品房时期,建设的楼房都开始向天空不断拓展,基本上是高层建筑。
与此同时,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现象,这种高层居民楼不断向中心城区以外绵延。
再者,是地标性建筑。
电报大楼
在我的记忆中,我国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平地起玻璃幕墙高楼”现象,只在最近几年。在我的童年时代(年之前),中心城区的高楼零星分布在各个市区的核心商圈位置,并没有许多超高建筑。
天津许多我熟知的地标,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陆续建成了。
比如第二工人文化宫内的大剧场,其空间之大是超过了我的想象,但它已经是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了。
再比如天津如今的地铁,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存在了。
当时的地铁一号线被称为工程,是为了防止中国和苏联发生战争造成人民伤亡而建造的,为此市政府将位于如今南京路上的墙子河开挖,并在原河道上修建了地下铁路。
至今,在如今的抗震纪念碑下,还存留着被废弃的新华路站。
如今的国际商场,已经完全改建,外围贴上了玻璃幕墙,让人难以想象,这栋建筑原来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建成了。
电报大楼,据老爸回忆是在工程后兴建的,同一时期兴建的还有位于南京路上的友谊宾馆和老百货大楼,它们都于70年代初建设。
贵州路与吴家窑大街交口处的佟楼商厦,贵州路原九十中学对面的旧新华职专,也是同一时期建设的。
位于南开区鼓楼街区附近的南市食品街、位于小白楼街区的原天津出口商品展览馆(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为酒店)、国际大厦、位于海河之畔的天津火车站,以及位于海光寺街区的经济联合大厦等等许多,在我看来无比平平无奇的建筑,都蕴藏着一段悠久的历史,是在我想象不到的很早的年代建设的。
国际大厦
经济联合大厦
这些地标性建筑,无一不在用自己墙壁上斑驳的痕迹,见证天津在短短几十年间的变迁,见证了天津无与伦比的兴旺时期。
这些都是转瞬即逝的回忆,是一代人的散落在时间轴内的人生。
如果被淹没在历史中,只会让人无限怅惘。
我希望各位网友,能在遗忘这些历史之前,把这些鲜活的回忆,留在评论区内。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536.html